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如何读懂一座城市~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9 0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觉得任何一座城市,组成它的无外乎山水格局、历史过往、市政布置和居住期间的人。想要读懂它,就请了解它,走进它,品尝它,最后和它的人民做一个短暂的朋友,然后带着你的行囊继续往前走~用你的记忆和想象美化它,封存它,变成你心中的XX。
1、一座城的山水带来城市的先天条件,就像人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区域上的山水格局也决定了城市的底色。

  • 山的沉稳水的秀丽,黄土高原那不可能海鲜遍地,江南水乡也不可能风吹草低见牛羊。山水格局会在第一时间影响城市的房屋建筑、出行交通、物产习俗、风味口感乃至人民性格。
  •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般来说,有山的地方,人踏实;水多的地方,人活溜,这不仅是山水物产带来的活路,也是山水在交通上的影响造就的不得已。山水格局固定了城市的出入口,也局限了城市的语言,山多的地方,地域很近语言也很难互通,风俗也会不一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般多指多山地区;而水多的地方,往往经济发达,人民交流汇聚便捷,语言、习俗包容兼并,孕育多种语言文化艺术:比如九河下梢天津卫,就是相声的发家之地;江浙地带是多戏种的百花齐放…
2、有句话说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终将化为你的气质和修养,那历史过往呢,就是城市的学习班。

  • 城市的历史决定这个城市的风韵气质,徽商带来了青砖黛瓦马头墙,茶马古道上至今还是马铃儿响叮当…燕赵多壮士,荆楚大地,是英雄乡。
  • 你不懂城市的历史,你就不懂城市的文明,好像一本书,你不打开,只看封面,你怎么读的懂呢?哪怕隶属一个大区域,不同的历史也会让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风情:京津冀地区,六朝古都的北京城是皇家贵气,河北西柏坡却透着艰苦抗争的淳朴民风;大包邮区的苏州园林是才子佳人的风流传奇,上海的十里洋场演出的就是醉生梦死,而绍兴师爷惯会算账,浙商就是做生意的好手;
  • 城市的历史,不管是功勋章还是耻辱柱,都是这个城市的印记,纵然是皇城根的北京,也会有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提醒着曾经的伤痛;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旖旎,也曾有过扬州十日的血色悲惨;不要去拒绝他们,昂贵的学费,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3、而市政布置,是城市的化妆师,人的美丑是看化妆技术的好坏,而城市的美和丑要看规划者的审美。

  • 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特性去描眉画黛,其实城市也应该如此;找准定位发展,树一个城市坐标,以点带面,打好城市金招牌,但是现在不知道是哪个上位者的拍脑袋,很多城市变成了千城一面,走一百个城市和在自己家也没有什么差别,简直无趣!
  • 都知道网上一个段子吧?《每个旅游城市都有一条专门用来骗外地人钱的街》:“一看就是翻修出来”的假•古建筑+“号称本地特产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义乌批发”的各种高价小商品和小吃,就差在街口明晃晃地写上“坑外地人”四个大字。在北京,那条街叫南锣鼓巷;在杭州,那条街叫河坊街。在西安,叫回民街。在成都,叫宽窄巷子。在长沙,那叫火宫殿;在福州,叫三坊七巷。在桂林,那是西街;在南京,叫夫子庙。在厦门,叫中山路和鼓浪屿。要去了宝岛台湾,就是士林夜市~
  • 最可怕的是每次去完景点,感觉之前去过:一样的建筑,还到处是人。被坑一次不可怕,每次被坑才要命。当然,也有很多城市的市政布置,是毛戈平的手——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说……算了,还是不点名了,上面已经得罪一票了,这里你们代入你们觉得好的城市就好~
4、最重要的就是居住这个城市的人,那才是城市的灵魂。

  • 到一个地方,我一定做三个事情:一、路上打辆车,最好是旧旧的的士,不能是公交,公交车司机才不可能和你唠~选择个远点的地儿,一般我是动车站到酒店或者机场去酒店,有一定距离。别嫌价贵,我和你说,值得很~
上车就和师傅搭话,我这样天性外放又有着八卦心的人啊,social,so easy~要碰上话痨型的哥,那就是捡到宝~(做的哥的,没几个不话痨的)的哥们的嘴,比小岳岳还能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竹筒倒豆子,一股脑给你掰扯开了,一趟路,绘声绘色,我省了听相声的门票费、导游费~而且,这一路攻略都是干货,回去理一理,保证比那小红书、携程攻略好使~关键,我这一路多乐呵啊~

  • 再来,得去一趟菜场,老旧菜场,瞅瞅这里哪家生意最旺,你就去卖哪家,民以食为天,最朴实的味道才是这城市的原味~那些大众点评上的,不是不好,但你吃的都是调味品、是佐料,一个城市本真的好味道,不在繁华闹市,还得是在菜市场。
而且,我吧~一直觉得哪里的菜场都是藏龙卧虎之地,大抵和我小时候住在菜市场里有关。那周星驰的《功夫》是选择了一个叫猪笼城寨的地方,要我拍,我就只能选菜场——
杀猪的猪肉荣挥舞一把厚背大刀,但切肉的手法宛如庖丁解牛,没个十年功夫,呵呵~会吃的人要告诉你,切肉的手法关乎一道菜的口感,小后生不要瞎糟蹋材料,“让开,给我2斤五花”;
削荸荠的阿婶10秒一个,快、稳、准,削下来的皮都不沾一点肉,白白的荸荠透着光儿。难道她就是江湖失传已久的“快刀百花斩”传人?
那个卖豆芽的大叔,看见了吗?人家一天5桶豆芽,你知道那大桶就两百来斤,你想过他怎么连桶带豆芽移过来的没有?这得是项王扛鼎的内家功夫啊。
还有外面那补衣服的、通下水道的、配钥匙的…谁还不是个手艺人~
这些人天天迎来送往,谁不是故事一箩筐,谁不是生旦净末丑,配合众人本色出演的好演员?

  • 最后呢~去装个B,看看这个城市的书店、图书馆、博物馆。
虽说我好几年前,已经大部分时间只看电子书,但墨香和纸张的质感还是叫我特别心驰神往。不敢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但既然我已经到服装店培养了气质,怎么可以不到书店展示服装?
书店、图书馆、博物馆,是整个城市灵魂最香的人的聚集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希望我是红彤彤的,香喷喷的~虽然诚品接连倒闭,但是有特色的书店还是前仆后继,比如说日本有茑屋书店、北京有单向街、上海的言己又,杭州钟书阁、厦门的不在…这些书店,其实也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提现了城市人文部分,适合精读这个城市这本书的人群。
而博物馆呢,我读书的时候就特别爱逛博物馆(我不想告诉你:因为穷学生,博物馆免门票或打折)不知道哪个名人说的——一个城市的底气就在它的博物馆,之前《文物会说话》、《博物馆奇妙夜》的热播,还是有了一批人喜欢上了文物,但真的逛博物馆的还是小众,我疫情前还给博物馆做了一年的志愿者,除了接待学校组织的学生参观,就是那些看了哪部偶像剧顺路来“砸”我眼镜的小可爱。
一般来说,在博物馆你特别自在,人少的时候,你在文物面前起舞都没有人看,除了监控~你可以很悠闲地观赏那些物件,很多文物啊长得真的很可爱的,我就常常编排它们的故事,绝对比讲解词好玩~
只是我一般不能说!!!要不,下回我整理出来,和你们讲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1 13:25 , Processed in 0.0523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