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6
13
新手上路
第一,适当变换引领对比的词汇,如:忆往昔/而现在、曾经/看今朝、忆往昔/如今的中国…… 第二,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对比,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民族风貌与国家实力相结合,如:先从宏观角度论述“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事实,再从微观角度描述今日中国“无饥馑之年、冻馁之患,迈上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具体细节。 第三,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既能充实内容,又能增加文采,如:“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出自康有为演讲,既形象地表现了旧中国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又使文章富有韵律感。
第一,连续运用“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是……”的句式,形成排比,从平安、幸福、和睦三个角度进行论述。通过描写人民的生活状态,从侧面体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第二,引用相关数据作为论据,增强论述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如: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8.4%;2020年中国是参与调查国家中幸福指数最高的,感到非常幸福或比较幸福的中国人比例高达93%。
运用“从……到……”的句式以及顽强求索、艰苦卓绝、力挽狂澜、筚路蓝缕、攻坚克难、劈波斩浪等成语或四字成语,凝练有力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
先引用《宋史》的“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论述榜样先锋的重要性,再引入“七一勋章”人物事例及社会影响,通过具体事实佐证观点。 作者连用三个排比,将优秀的共产党人比作“盏盏明灯”簇簇烈焰”“闪闪红星”,既体现出榜样的号召力、光辉性,又承接后文“汇聚成照耀全民族的精神光芒”,文采流畅。
使用道具 举报
1
8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4 00:47 , Processed in 0.0593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