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摄影艺术创作》课程笔记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1-1 09: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讲: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1. 表达普遍性主体。
2. 画面形象表现力强。
3. 具有丰富或强烈的情感因素。
4. 画面要简洁。
5. 画面具有形式美。
第二讲:摄影画面的构成元素

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
第三讲:主体——怎样突出主体被摄对象

黄金分割构图、九宫格式构图、S构图(俯视)、对角线构图、对称构图(平稳感)【可遵守规则也可打破规则】
第四讲:间接突出主体——如何突出成像面积较小的景物

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线条引导、框架性前景、动静对比、运动对比、支点
第五讲:陪体——次要被拍摄对象的处理方法

直接处理陪体、间接处理陪体。
第六讲:前景

前景能够有效的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与主体和背景形成联系或对比、填补画面中太多的空白、遮挡画面中过多的杂物、交代主体观点,拍摄主观镜头。
第七讲:框架性前景

增强画面的图案美、突出后景中的主体、遮挡后景中杂乱多余的景物。
第八讲:背景

背景要有助于表现主题;背景明暗,色彩方面要和主体有对比;背景要简化。
第九讲:空白——画面留白

1、 雾可以抒情写意:突出主体、使画面简洁、空白写真。
2、 空白处理方法:正面或前方留较多空白、注意空白与写实部分的比例、大面积空白要“破”。
第十讲:拍摄角度对画面的影响

角度不同,画面的造型结果不同;角度不同,画面的表现力不同;角度不同,画面的侧重点不同;影视摄影角度体现不同视点效果。
第十一讲:正面角度

展现事物本质特征最主要的角度;拍摄人重在表现人的神态、人体对称结构和人的正面动作;适合表现安静、严肃、庄重的主题;利于形成画内画外直接的交流感;并列展示、同等评价多个事物。
第十二讲:侧面角度

交代动作、姿态、手势;交代动作的方向感;展现事物之间的情节交流;交代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
第十三讲:斜侧面角度

拍摄人像的经典角度;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表现动势和动感;影视摄影中常用来拍摄人物对话。
第十四讲:背面角度

含蓄,想象,联想空间较大;给观众强烈的参与感和伴随感;具有悬念效果;借实和写意;注意姿态和轮廓提炼。
第十五讲:平角度拍摄

1、 平角度的特点:客观真实、自然,最接近人的正常视觉效果。日常拍摄用的最多、最普遍的角度。
2、 平角度拍摄方法:注意背景的简化,注意地平线、水平线的处理。
第十六讲:仰角度拍摄

近距离拍摄高大的物体;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夸张跳跃动作的高度;有利于简化背景;夸张前景景物;建立画面中上下部分的联系;体现仰视视点的效果。
第十七讲:俯角度拍摄

拍摄大场面、全景、交代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表现纵深延伸线条;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有利于简化背景;压缩跳跃动作的高度;压缩前景景物;远距离拍摄,简化构图。
第十八讲:顶角度拍摄

表现图案美;形成被拍摄物体上下部分大小悬殊比;表现俯视的视觉效果,拍摄主观镜头;化立体为平面,简化构图;
第十九讲:景别划分

1、 景别划分:远、全、中、近、特。
2、 景别是相对的概念。
3、 注意“两级景别”运用。
4、 景别运用要“准”。
5、 不同景别镜头衔接,影响影视语言节奏。
第二十讲:远景

1、 远景的作用:交代空间环境;抒情写意。
2、 远景的处理:远取其势,大处着眼;注意地平线、水平线;可以有意识的使用前景;在影视摄影中,时常较长。
第二十一讲:全景

客观展现被摄体的全貌;交代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交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影视摄影中,具有“定位”作用。
第二十二讲:中景

利于展现动作、姿态和手势 ;景别适中,影视中运用最多;利于展现情节交流。
第二十三讲:近景

拍人,近取其神;拍物,近取其质;局部放大,要精细处理。
第二十四讲:特写

1、 特写特点:突出细节;通过局部透视全部,通过表象揭示本质;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有强制观看的意味;在影视摄影和编辑中用来转场。
2、 特写处理:要有明确的目的;注意眼睛、表情、手势;注意富有内涵的细节。
第二十五讲:空间感——线性透视

线性透视的概念;强化线性透视的方法。
第二十六讲:空间感——空气透视

1、 空气透视的特征:清晰度(近清晰、远模糊);影调(近深远浅);色彩(近浓远淡);反差(近大远小)。
2、 空气透视处理:利用空气介质;利用逆光、侧逆光;利用前后景物影调、色调对比;利用景深控制。
第二十七讲:立体感

选择斜侧角度拍摄;使用侧光、斜侧光;主体与背景影调、色调对比;短焦距镜头、近距离拍摄。
第二十八讲:质感

1、 透明物体质感的表现方法:逆光、侧逆光照明;面向镜头一面与柔和的辅助光;表现透明物体后面的事物。
2、 粗糙表面物体质感表现:逆光,侧逆光照明。
3、 光滑表面物体质感表现:柔和的散射关照明;保留物体表面的高光。
第二十九讲:线条

线条的捕捉与呈现;使用线条表达情意;捕捉线条的韵律与节奏;利用线条引导视线,突出主体。
第三十讲:形状

拍摄角度影响形状;镜头焦距影响形状;影调、色调对比影响形状;宏观或围观视角影响形状;光线条件影响形状;利用形状相似性做文章。
第三十一讲:影调划分

1、 亮度:高调(大面积浅色调与小面积底色调,偏亮,偏浅:婚纱摄影),低调(画面中暗的部分比重大),中间调(亮与暗中有丰富过渡色调)。
2、 反差:硬调、柔调。
第三十二讲:高调画面

1、高调画面特点:以大面积浅色调与小面积深色调相对比形成的画面影调。给人带来柔美,朦胧,甜美,年轻的感觉。经常适用对象:少年儿童,医护人员,器物等。
2、拍摄方法:亮主体、亮背景;在正常曝光的基础之上有意识的添加一点曝光量,减少暗部和阴影的存在
第三十三讲:低调画面

1、 低调画面特点:大面积为暗色调,颜色偏深。深沉、沉重、茅盾、压抑、神秘。适合拍老年人、成年男人,煤炭、钢铁等重工业题材,悬疑、侦探、神鬼题材。
2、 拍摄方法:选择暗背景、暗主体,比正常曝光的基础之上降低一点曝光量,增加暗部和阴影的存在,可侧光,侧逆光拍摄。
第三十四讲:中间调画面

1、 中间调画面特点:阴暗反差正常,影调层次丰富,画面包含由白到黑各种层次影调的画面。
2、 拍摄方法:被拍摄对象本身有比较丰富的搭配,曝光准确。
第三十五讲:色彩学基本知识

1、 色彩三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
2、 三原色:红、绿、蓝。
3、 补色:两种颜色互补,如红和绿。
4、 消色:黑白灰。
第三十六讲:色彩与人的心理

1、 色彩冷暖:色彩不同冷暖不同。
2、 色彩面积:色彩不同给人面积不同。
3、 色彩轻重:色彩不同给人物体轻重不同。
4、 色彩与社会心理结构:不同国家对不同颜色有不同解读,如西方婚礼以白色为主,中国婚礼以红色为主。
5、 色彩具有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热情
第三十七讲:影响画面色彩的因素

固有色(物体自身色彩);光源色(光源色的变化会给被摄对象带来变化);环境色;技术条件;滤光片;后期调色。
第三十八讲:摄影色彩处理

1、 保证画面色彩真实真正还原。
2、 人为营造心理色彩进行主观化表达。
3、 形成色彩之间的对比。
4、 形成色彩之间的和谐感。
5、 形成画面色调,表现画面主题。
第三十九讲:光线的划分

1、 根据光源属性来划分:自然光、人工光(轮廓光、背景光等)。
2、 根据光线性质来划分:直射光、散射光。
第四十讲:早晨和黄昏光线的运用

1、 晨昏光线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快;整体光线比较柔和;受光区域与阴影部分反差大;光线色温低;入射角度低,投影长。
2、 晨昏光线的运用:适合抒情写意;适合拍摄逆光、侧逆光画面;适合拍摄剪影,半剪影画面;适合利用投影进行画面创作。
第四十一讲:影子在摄影中的作用

1、 影子的分类:物体的投影;水中倒影;光滑表面反光影像;镜中影像。
2、 影子的作用:交待时间概念;影子可以间接反映物体的形状;影子含蓄,联想想象空间大;影子与投射体有着本质的联系。
第四十二讲:上午、下午光线的运用

时间长光线稳定,物体表面影调丰富,反差正常。利于客观还原被拍摄物体色彩。
第四十三讲:中午光线的运用

1、 中午光线特点:色温高明度高,入射角度高,反差大,投影短。
2、 中午光线拍照方法:调整被摄物体位置,调整光比,控制反差;用其缺点拍摄符合主题需要的作品;结合俯拍角度,拍摄顶光照明场景。
第四十四讲:顺光

1、 顺光特点:缺点(不能形成明确的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不利于表现空间感、立体感、质感。不利于简化背景。)优点(利于客观还原被摄物体的图案和色彩,利于拍摄高调画面)
2、 顺光拍摄方法:选择本身色彩明暗配置较好的景物拍摄。俯视角度拍摄,利用被拍摄物体的自身投影。利用被摄体前面物体的投影。
第四十五讲:侧光

在被摄体表面形成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利于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质感。可以利用投影参与画面创作。可以突出或弱化事物局部。
第四十六讲:斜侧光

在被摄体表面形成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利于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质感。可以突出或弱化事物的局部,可以利用投影参与画面创作。
第四十七讲:逆光之美

1、 逆光的分类:正逆光、侧逆光。
2、 逆光的特点:勾勒物体轮廓,可以作“轮廓光”“隔离光”。有利于表现空间感、层次感。运用被摄物体投影进行画面创作。利于简化背景。利于拍摄透明、透光的物体。可以拍出光环、光晕。可以拍摄剪影,半剪影画面。
第四十八讲:逆光画面的拍摄方法

1、选择暗背景,衬托轮廓光。给阴影面加用辅助光,调整光比。注意时间、地点的选择。避免逆光直接穿射镜头。
第四十九讲:天光与夜景

天光是拍摄夜景的黄金时刻。
第五十讲:阴天摄影

注意被拍摄物体自身的明暗色彩搭配。运用前景强化远近空间层次。利用纵深线条增强空间感。拍摄水中倒影的好时机。光线氛围与画面主题相结合。
第五十一讲:雨雪天摄影

雨雪具有“传情”作用;运用富有雨雪特征的前景景物;利用雨天特有景物;选择逆光方向、暗背景拍摄;控制快门速度,表现雨雪运动;雪天利于拍摄高调画面;注意摄影器材保护。
第五十二讲:雾天摄影

雾可以抒情写意,雾可以简化背景,选择暗景物配置在画面远近不同层次,选择好的雾浓度,一般以轻雾为宜。注意时间地点的选择。选择逆光、侧逆光方向拍摄。选择运用各种人工烟雾。
第五十三讲:室内自然光

室内自然光拍摄方法:注意亮度平衡,注意色温平衡,多用顺光或斜侧光拍照,利用光影变化进行摄影创作。
第五十四讲:反光板及其运用

1、 反光板的作用:调整光比,控制反差。较正画面暗部偏色,借光和移光。模拟真实的光线效果。
2、 使用反光板注意事项:反光板角度不可过低,发光板强度要得当,反光板的位置要准确,不要出现区域线照明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1 03:45 , Processed in 0.0542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