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学历内卷已成常态,2023年大学生就业到底有多难

[复制链接]

2

主题

9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8-6 17: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的今天,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根据最新的资料,2021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将会达到909万,2023年大学毕业人数将达到10760,000人,这将是最困难的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5%;202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1076万,就业率仅仅是23.60%。尽管这并不代表其他七成多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但至少说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多难。


今年的就业形势有多难,我们通过下面的8点看一下。
⒈某地人才就业市场,挤满密密麻麻的求职者,他们所求的可能就是一份3000块钱的工作。
2.某地的售楼中心,开始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岗位,一方面就业机会在减少,一方面许多岗位开始被人工智能替代。
⒊富士康工资近三年最低,但依然很快招满工人,有份工就行是许多打工人今年的心态。
⒋某电子厂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但是其中90%的人注定无法获得这份工作。
⒌广西会展中心春招,一下涌进10万人找工作,把周边的交通都瘫痪了。
⒍一则最近网上广为流传的视频,深圳一工厂招工,直接喊“86年以前的男的不要,大专、本科学历的请立刻离开!”
⒎网上流传西安找工作现状,价低人多,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⒏郑州线下招聘会人挤人,堪比长假景区盛况。
这里说个题外话,现在的就业形势下,推荐大家了解一下互联网营销师。
大家都看的到,目前短视频是大势所趋。
近几年行业火爆热门的同时,国家部门也出了很多整治规范措施。
互联网营销师就是在行业和疫情背景下诞生的,包办视频创推、直播带货、选品、平台管理4大功能,提炼总结这4大工种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形成了一套互联网营销师的课程和培训体系。
越来越多的行业从业者都在陆续考这个证书。
想要转行从事运营相关工作的人,也是从考这个证书开始,一方面学习知识,一方面有证书背书。
人社发布、含金量高、入门容易、0基础满18周岁都可以学习,前景好突破收入天花板,还有兼职、全职、就业推荐。


“最难就业季”记录不断被刷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家都应该意识到:学历内卷已成常态,一纸文凭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下,已不能有说明什么,即:学历是门槛,而不是竞争力。想要在一千多万应届生中脱颖而出,抢占就业岗位,就要在求职上,提前下功夫,而不是抱着自己的学历背景沾沾自喜。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同比增加82万。
与此同时,相对应的是大量的年轻人出现失业状态,截止到2022年8月份为止,全国的年轻人失业率已经达到了19.5%。这也就意味着1000个人当中将近有200个人处于失业的状态,与此同时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1,076万大学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社会上找工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已经突破了历史新高,超过了1,000万,而市场的需求量显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1,000多万毕业生当中,至少有500万学生会选择考研,考研的录取率大概在24%~2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有4/5的学生将会被淘汰。同时还有超过200万的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而国家所放出公务员的岗位只有3.12万个,这也就意味着每70个人里只有一个人能够成功上岸,剩下的69位学生依旧会被淘汰。
找工作的人在增多,但市场的招聘旺季却没有如约而至,甚至还有大厂缩招裁员。比如,面对个人电脑需求的急剧下降,戴尔科技公司将裁员约6650人,成为又一家宣布裁员数千人的科技公司。不少人都在吐槽,反映今年找工作的行情明显不如去年,而且不是某些岗位某个行业难,是都难。
与去年相比面试机会变少,HR的“已读未回”增多,有人甚至投了2000份简历都无结果。如果说2022年就业市场“哀鸿遍野”,那么2023年就业难度堪称“地狱级别”。相信很多人在投简历求职时多或少遇到过这样的困惑:看招聘岗位的要求,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可是投了简历,都是已读不回。久而久之,搞得自己都不自信了,是自己能力不行还是简历不行……
不管是校招还是社招,每当招聘时,企业都会收到大量的求职简历,而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初试,HR无从知晓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更不了解其是否适应岗位的要求,所以简历就是毕业生们的一张“名片”。
有一些大学生的简历做得非常的敷衍,而且属于粗制滥造,对于个人的一些专业和一些基本的事项都没有交代。像这种简历,国内很多企业人事在招聘的时候可能看都不看,直接就筛选出去了,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不会给。
从行政人事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理由还是很真实的,那么“无效简历”到底是什么样呢?
一是主次不分,内容繁杂又空泛:一定要挑重点写,像在学校文艺活动中取得前五名的好成绩之类的,既与应聘无关又不是特别重要的奖项,就不建议提及了;
二是不看岗位需求,全部使用一套模板:比如用人单位招聘的是销售人才,你可将在相关校外兼职经历写上,但校内参加过的舞蹈比赛成绩,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就没什么价值了;
三是简历造假又漏洞百出:如果过于夸大了自己的能力与成绩,哪怕取得了面试资格,甚至是面试成功了,到了实际工作中,一旦能力匹配不上,只会自取其辱,亦或是给人留言简历造假的印象,最终害的还是自己。
因此建议求职者在制作简历时,一方面要考虑到简历设计的简洁性、直观性,另一方面要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起草简历。一份好的简历,就相当于你的个人名片,当对方在看到你的简历时候,被你的某方面所吸引,你就成功了。


现在有一个新词叫“灵活就业人员”。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国内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2亿人。这是什么概念?9亿劳动人口中,每5个中就有一个是灵活就业人员。过去组织化的协作变成了单兵作战,足以说明,过去稳定的工作在今天愈发稀缺。
求职者暴增,结果就是学历严重通胀,竞争愈发激烈,机会自然就变少了。根据智联招聘数据,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为46.7%,低于2021年的62.8%。签约率更是低于15.4%,比上年低了2.9%。
一方面,三年疫情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剧烈冲击,依据企业洞察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共注销、吊销企业数量335.5万家,同比2020年上升了19.86%。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现在正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进大厂无门,中小厂不要。用某招聘经理的话说,中小厂光是消化这些从大厂流出的技术人员都忙不过来,更没有理由招聘一个上了两年网课的应届生。
打开在网上的论坛、贴吧发现,毕业生们吐槽今年求职难的一抓一大把:
有人表示,“本人Top2博士毕业,可我的简历竟然连大厂的海选都没过。今年是最难求职年,果然没错啊。”
也有人为自己的任性辞职懊悔不已,“脑子一热学别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我找工作半年,仍然在家里蹲。”
也有人调侃自己找着找着工作,就学习了新技能,开始转岗了。“找工作这8个月以来,我已经耳濡目染学完了人事管理,我感觉我已经能胜任HR这份工作了,不说了,我要去投HR坑了。”
还有人虽然找到了工作,但却满是心酸,“自己拿着一本学历,在秋招会投出了50多份简历,没有拿到一个回应。最后迫不得已只好去海底捞刷盘子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更有人,在投递了100份简历后,终于有了面试的机会,但却以惨败收场。于是就把找工作难现象,编成了歌词,“2023年的第一场面试,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表现在HR脸上的不满,带走了最后一点仅存的信心。”
对于许多毕业生来说,2023年是最艰难的一年,竞争之惨烈,丝毫不逊色于以往。今年很多公司,不仅招聘名额大幅减少,而且还在拼命裁员,准备过冬。有人甚至喊出了“把寒意传递给每个人”的口号。
也许2023年大学毕业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坎坷,但也许会更有好的发展,谁也说不清楚。不管怎么样有个好心态都是必要的,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因此,作为高校生而言,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期望有过多的收入,毕竟刚踏入社会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处事待人,以及如何将自己的工作认认真真地做好,而不是一味地去奢求,等待自己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够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0 18:12 , Processed in 0.0821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