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生活可爱 万物有趣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18 11: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可爱 万物有趣
摘要:没有歧视和偏见,保持开放的心灵,所有事物都是它原本的状态,你看待事物的心态变得平和了,你会发现环绕在你周围的事物都会变得非常有意思。
教育的意义在于了解广大生命的所有面,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教科书学习,还可以通过储存经验的方式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帮助我们完整认识这个世界?答案肯定是不能的,一是没有这么全面的教科书,能包罗万象,能将所有的技巧容纳进书籍中,然后告诉我们,这些就是我们探索世界、学习认知这个社会的所有方法,然后你就掌握着这些知识点,像大boss打怪一样去走入社会、了解社会、解锁社会中你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这显然不太现实;二是每一个人的经验都不一样,体验感也不同,我们可能有条件环游世界,会收获数不清的经验,但这些经验还是有限的,储存的经验帮助我们思考,遇到每一个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启动大脑里储存经验的库,然后根据经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看起来很正常的操作,使得我们认知和了解这个社会很局限,我们的思考方式若仅仅只有通过教科书和经验积累,我们会被局限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里。
就好像前段时间很火的一句激励人多看书的话-----没钱的时候就多读书,有钱就多旅行。读一天的书、每年旅行一次或许不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但是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意识,然后将意识变成习惯,长久以往,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你变得通透了。读书,能帮你打开思维,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会一成不变,不会总钻牛角尖,掉进死胡同。一出现矛盾、关系紧张时,你就总感觉周围的人对你不一样,总是针对你。坚持读书,刚开始的时候你感觉不明显,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慢慢去思考、顿悟,你会由原来的急躁变得平和,你会在出现问题时先观察,不立马下定论,多想几种可能性,面对问题时就会变得轻松。举个栗子,之前,A有一个很讨厌的领导B,B一打电话,准没好事,她总是在临下班之际交代任务,要不就是加班,要不就是回办公室等消息,交代工作总是交代一半,等做好后又有新要求,需要重复修改,烦得要死,效率还低等一系列不好的印象在你接电话之际像播放电影一般涌现出来,真的好烦。大家想象一下,假设是你,你会烦躁不?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接下来的事情我不用继续讲大家都猜得到,在烦躁的情绪驱动下,A肯定就是没好气接起电话,应付一通,挂断电话的那一刻,心中怒火燃烧,心跳变快血压飙升(可能夸张了点哈哈)。B自身是有很大问题,但只是工作方式方法上和你不一样,但是你也没有必要如此暴躁,而且B可能并不是每一次都这样,A的问题就在于一有问题就急于批判,定式思维,在“播电影”那个时间段,你已经在批判了,这是已经开始和B筑起了牢牢的屏障,如果你先平和的接下电话,听清楚对方交代的内容后,快速将思考的着重点放在她讲述的工作上,也许你会立马发现问题,比如B的思想意图、提醒其是否还有其他要求一并交代又或者能否从领导处获得更多信息、人力支持等帮助自己减轻工作压力,更好更高效完成本次工作任务。
我们容易根据自己的所学和已有经验急于评判周围的人事物,就是会对周围的人事物自带自己认知内自有的偏见,一旦有了偏见,就会蒙蔽你对人事物真相的观察,会不自觉就制造了很多矛盾和烦恼。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观察就能解决问题吗?确实,解决不了,解决问题还是要具体看遇到啥问题具体用啥方式,观察的目的,是让你在遇到问题时可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给自己徒增烦恼。尤其在大都市,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很容易就情绪不稳定,如果我们不能在自己年轻时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带着自有的歧视和偏见去和这个社会相处,久而久之会变得偏激、有抑郁情绪,整个人都不快乐,不容易获得快乐,如果我们早点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尝试多观察,多思考,不急于评判,不急于下定论,你会慢慢变得思绪开放,心灵也会开放,看待周围的人事物时也会有所改变。(非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3 23:51 , Processed in 0.0884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