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寻美云南——李鹏摄影作品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1-8 10: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瑙纵歌》摄影组照
摄影:李鹏  

作品背景概要:
景颇族有着悠久的祭祀历史和文化。在远古时期,景颇族的祖先相信,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神灵,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消失都是看不见的鬼在看不见的世界里起着作用,鬼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鬼主宰着人们的一切:人们的生存、繁衍、乃至幸福等等。但鬼有善鬼和恶鬼,善鬼能降福于人们,保佑人们清洁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在景颇族的心中永远是最神圣,最值得崇拜和虔敬的。而这些崇拜集中地表现在「目瑙纵歌」盛会祭祀仪式之中。
景颇族把鬼分为三类:一类是天上的鬼,以太阳鬼最大。第二类是地鬼,以地鬼最大。第三类是家鬼,以「目代」鬼(只有山官家才能供奉)为最大,而「木代」鬼也是天鬼之一。因为「木代」鬼是山官家的家鬼,又是天鬼之一,所以权利最大。景颇族最大的祭典「目瑙纵歌」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行的。在过去,原则上只有山官家才能祭献「木代」和举行目瑙纵歌盛会。但「木代」同时又是景颇人民心中拥戴及保佑人们的善鬼。因此,百姓也可以向拥有「木代」鬼的山官家借用「目代」来祭祀和举行目瑙纵歌盛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举行目瑙纵歌盛会前祭献「木代」鬼已经不是山官政治权利和权势的象征,而更多的则是为了祈求以「木代」为首的诸鬼保佑前来参加「目瑙纵歌」的人们平安、盛会顺利、人人健康、人畜兴旺、来年五谷丰登。在祭献的过程中有许多的程序和讲究,如祭献时所用的物品会按照鬼的不同类别而需要分别祭献。
2006  年 5 月 20 日,云南省陇川县申报的「景颇族目瑙纵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瑙纵歌组照说明



摄于 2019 年 3 月 11 日盈江那邦镇  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2 +说明:一类是天上的鬼,以太阳鬼最大。第二类是地鬼,以地鬼最大。第三类是家鬼。祭献家堂鬼,舞场才会有好的秩序,「目瑙纵歌」盛会阶段才能顺利进行,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让财宝留在人间。



摄于 2019 年 3 月 28 日盈江卡场乡 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3+ 说明:目瑙纵歌祭献「迷退」请「天鬼」附身,代「天鬼」说话,把鬼的意思告诉人们,也就是给盛会组织者下达任务,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牲畜来祭献各种鬼,以讨得诸鬼的欢喜,在举行目脑纵歌盛会期间组织者应该做些什么事,任务分配完毕以后接着就开始祭献各种鬼。



摄于 2014 年 2 月 25 日芒市广场 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4+ 说明:主祭司口念祭词,以告知天神地上的景颇子民前来祭牛。「剽牛」是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的仪式之一,也是最庄严最原始的宗教祭祀仪式。通过剽牛仪式,景颇族人寄托他们对牛的崇敬,祈求上天保佑,让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景颇人吉祥如意,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摄于 2019 年 3 月 29 日盈江卡场乡+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5+ 说明:当祭祀完木代及诸鬼后,由两个瑙双,一个饰木代鬼的儿子,一个饰木代的女儿。头戴插有羽毛的篾帽、系腰带、穿龙袍。木代鬼的女儿,由一个五、六十岁的男性老人饰、头缠包头、围筒裙、穿上缀满银饰的衣服、戴项圈及手镯圈。两个瑙双由前进入木代房,双手各持一扇,先在供木代的台前跳,这个祭献仪式结束。四人边跳边舞出木代房,在木代房和目瑙纵歌场地,边跳边作驱赶动作,另有两个董萨在旁念着驱鬼,意思是要把各种野鬼、恶鬼赶走。



摄于 2017 年 2 月 25 日盈江县盏西乡+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6+ 说明:景颇族人按照习俗先举行目瑙纵歌授冠仪式,头戴羽冠、手持长刀的「瑙双」将带领众人起舞。在目瑙纵歌中,蜿蜒的行进路线代表着景颇族祖先从北到南的迁徙路线。人们按习俗举行了目瑙纵歌授供督儒仪式,头戴羽冠、手持长刀的瑙双将带领众人起舞。在目瑙纵歌中,蜿蜒的行进路线代表着景颇族祖先从北到南的迁徙路线。



摄于 2016 年 2 月 22 日芒市芒别景颇庄园+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7-1+ 说明:盛会随着大鼓、大铓敲响,以及在各种民乐器的伴奏下人们队列阵欢快舞动,等待「瑙双」各领一队群众进入舞场。



摄于 2017 年 2 月 28 日陇川县广场+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7-2+ 说明:说明:盛会随着大鼓、大铓敲响,以及在各种民乐器的伴奏下人们队列阵欢快舞动,等待「瑙双」各领一队群众进入舞场。



摄于 2018 年 3 月 10 日盈江县铜壁关乡+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8-1+ 说明:接着,迷退(董萨)走在前面,手持水筒、小米、生姜末到处撒,「瑙双」各率一队群众紧跟其后进入舞场,其后为戴篾帽、穿长袍,手持长矛,酒筒、扇子或树叶的人跟着舞动,经过此次的仪式后,大批群众即可加入舞蹈的舞场。



摄于 2018 年 3 月 2 日芒市芒别景颇庄园+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8-2+ 说明:说明:接着,迷退(董萨)走在前面,手持水筒、小米、生姜末到处撒,「瑙双」各率一队群众紧跟其后进入舞场,其后为戴篾帽、穿长袍,手持长矛,酒筒、扇子或树叶的人跟着舞动,经过此次的仪式后,大批群众即可加入舞蹈的舞场。



摄于 2017 年 1 月 31 日陇川县广场+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9+ 说明:在瑙双、瑙知、瑙巴身后有序排列,随着锣的节奏声唱着雄壮嘹亮的「哦然……哦然……」,载歌载舞,酣歌畅舞,一眼望去,看到的是景颇汉子手中的长刀上下舞动,闪闪发光,景颇族妇女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



摄于 2017 年 2 月 25 日盈江目盏西乡+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10+ 说明:随着大鼓、和铓的响声景颇族妇女胸前的银泡闪闪发光,跟着舞步节奏鲜明的银泡「刷刷……」作响。这情景,恰似百鸟朝凤翩翩起舞,气势恢宏,整个舞场十分壮观,实为集体舞之最。



摄于 2019 年 2 月 20 日梁河县勐养乡+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11+ 说明:作为「大山之子」,比较粗犷豪迈,他们体魄刚强而威武,性格热情而坦率。景颇族男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腰挎长刀,骁勇热情。一眼望去景颇汉子载歌载舞,酣歌畅舞,有的手握猎枪、有的手中长刀上下舞动,闪闪发光。



摄于 2016 年 2 月 27 日盈江县卡场乡+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12+ 说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宾客穿着节日的盛装,在瑙双、瑙知、瑙巴身后有序排列,随着锣的节奏声唱着雄壮嘹亮的「哦然……哦然……」,载歌载舞,酣歌畅舞,此时盛大的目瑙纵歌舞场里有数千人,甚至是上万人。



摄于 2016 年 2 月 27 日盈江县卡场乡+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13+ 说明:董萨边跳边念,并向木代鬼请示汇报,代发圣旨。在瑙双、瑙知、瑙巴身后有序排列,队列阵角不乱,舞步变化有方,或环绕,或穿插,进退有序,毫不紊乱。



摄于 2017 年 2 月 25 日盈江县盏西乡+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14+ 说明:目瑙纵歌舞蹈动作很简单,模仿犀鸟、孔雀等动物的步伐,最典型的是男子手握猎枪、双手握刀向前走,女子握扇左右抖动。不同支系的手中所举的舞蹈道具也不同:有的支系男子双手抬象脚鼓一步一敲,女子拿木杆、打谷棒等生活用具,也有的支系手拿竹筒、竹匾、竹箩、手绢、线捻子等,都是战场或生活中的一些工具。



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15+ 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举行目瑙纵歌盛会前祭献「木代」鬼已经不是山官政治权利和权势的象征,而更多的则是为了祈求以「木代」为首的诸鬼保佑前来参加「目瑙纵歌」的人们平安、盛会顺利、人人健康、人畜兴旺、来年五谷丰登。于是,诗歌、音乐、舞蹈、绘画这四者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汇集了景颇族多元素民族中共有的 「活形态」文化的典范。



摄影:李鹏

目瑙纵歌组照 16+ 说明:景颇族「目瑙纵歌」盛会以董萨带领其神职人员为群众祭献以「木代」为首的诸鬼为序幕,以祭祀「木代」为开场,以献歌舞祭祀送鬼为收尾。以祭师作法杀牲祭祀为基本形式,祈福消灾为根本的宗旨,表现了景频族具有原始宗教信仰的祭祀性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0 18:43 , Processed in 0.0699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