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
一、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
新媒体的优势:海量、即时、互动及全媒体表达
(一)报纸发行量、营业收入、利润等均下降
(二)网络视听节目遍地开花,夺去电视大批忠实观众
(三)广告投放随着受众的转移而转移,纸质媒体的广告受到强大冲击
“媒体转型”成为传统媒体的共识,“媒体融合”成为传统媒体的共同方向
二、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一)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
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是一群训练有素的专业(职业)新闻工作者(记者、编 辑)生产,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或说是一个机构(报纸、广播、电视)面向社会 生产、传播信息。
(二)新媒体彻底打破了新闻生产的垄断格局
1.在重大事件尤其突发性事件中,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新闻的往 往不再是记者而是事件的当事人、参与者或现场亲历者。
2.许多事件、许多真相被新媒体揭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拉吉报 道”。3.一系列的新闻生产模式逐渐成型。UGC用户生成内容, 众包新闻,迭代新闻,自媒体的快速崛起。
三、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1.从消费者变成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2.信息接收:从统一发布到私人定制
三大传统媒体所有内容统一发布,新媒体主动寻求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的内容,为自己量身定制信息,各取所需。
在互联网上,每个人私人定制的主要途径有三种:
(1)绑定适合自己或喜欢的网站、网页、专栏论坛、自媒体等。
(2)搜索引擎
(3)协同过滤
3.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与反馈的不同就在于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媒体与用户形成即时的、充分的双向交流。
(二)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1.侵犯个人隐私
2.“信息茧房”
四、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
由丰富多彩的手段来生产新闻,现在称作融合新闻。融合新闻可以运用多样手段来全方位呈现重大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并深入揭示其成因、性质、意义、影响。
原因主要有:
一是新闻机构的结构问题。新媒体的运作要求把所有媒体都融合在一起,需要长时间的整合。
二是记者、编辑的素养和技能问题。新媒体要求的记者、编辑是全能的,采写编评样样都要会,这样的全能记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培养。
三是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五、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形成三足鼎立
(一) 党媒拥有“两微一抖”的强大影响力
党媒是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新网媒格局下的党媒有三个特征:其一从传统党媒衍出来的,都受原先传统党媒的领导,并拥有传统党媒的行政资源、品牌优势和社会资本;其二,它们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坚持以党性原则为办网的指导思想;其三,它们以报道严肃新闻尤其时政新闻为主。
(二) 民媒占据移动客户端的传播力优势
民媒区别于党媒和自媒的主要特征是:一、它们大多数依托一家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或者说是由大型互联网公司创办,可以依仗这些互联网公司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二、它们都实行市场导向,实行商业化运作,获取市场份额和赢得利润是它们的基本目标;三、它们面向社会大众,以民生新闻、娱乐新闻为主打。
民媒大多没有新闻采访权,却是主流媒体生产的新闻内容的重要分发平台。
(三) 自媒面广势众、风生水起
自媒的独特性在于:其一,专业化是自媒的第一属性,自媒依靠专业化垂 直分布获取流量,增加竞争力;其二,自媒以个人名义创办,创办者的个体价 值认知对平台的风格定位起到主要影响;其三,中国自媒具有更强的经济属性而非政治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