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如何深度全面理解新闻的真实性?

[复制链接]

4

主题

8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11-30 17: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小田心在此专栏将和大家一起,夯实基础,稳步向前!欢迎关注我们哦!
今天的「基础入门」给大家带来新闻学最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新闻的真实性。希望大家铭记于心,倒背如流。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既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
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真实性含义的基本要点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具体要求有: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必须准确无误。
2.新闻中引用的材料,包括引语、数据、事件等必须准确、可靠。
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4.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概括要合乎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要力求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深刻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要防止简单、片面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和新闻真实直接有关的几组概念

1.新闻真实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相互联系中展开的。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上下左右的联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定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
2.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
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要求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尤其新闻媒介的负责人从整个现实出发,审时度势,绝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力图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
3.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一直是中国新闻界争论不休的一个概念,因为“本质真实”这一概念所指实在太多。但很显然“本质真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4.真实与真相
报道真实的新闻不易,揭示事实的真相更难。一个事件的发生,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而真相隐藏在事件背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有更多事件可能要经过若干年才能显示真相,或许真相永远查不清。
5.真实性与客观性
真实性与客观性是新闻工作中一对相关联的总要概念。客观性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途径。客观首先是以超然的实录方式将事实的本来面目记录下来,这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础。尽管我们不赞成新闻报道中的“有闻必录”,但新闻中包含的信息必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必须有客观的根据,如此才能去证明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1. 五种突出表现
(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5)因果不符
2. 互联网生态下新闻失实的突出表现:煽情八卦、捕风捉影
新闻失实的性质类型

1. 非故意性失实: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察觉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
2. 故意性失实:新闻人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呈现的特点和趋势

1.纯粹假新闻越来越多,新闻失实愈演愈烈。
2.虚假新闻呈现出高度的媒介融合特性。
3.社会敏感问题成为虚假新闻高发区。
4.虚假新闻的存活周期较短,往往很快就被发现和揭露。
新闻失实的原因

1.从新闻自身来分析: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之间的矛盾。
2.从媒体自身来说:媒体竞争加剧导致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缺乏有力度的管理机制;新闻人自身道德缺失。
3.从社会根源分析:社会假冒伪劣成风的环境是一动因;受众对某些新闻的迫切需求是另一动因。

参考文献: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
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公众号请搜:“田心考研”
欢迎加入全新Q群交流
川大2021级:970443302(20年底初试)
西政2021级:861136765(20年底初试)
成理2021级:964351786(20年底初试)
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0 23:46 , Processed in 0.0539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