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新闻评析保姆级教程,包教包会

[复制链接]

4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9-22 08: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新闻评析
评析,即评与析。在新闻评析活动中,“评”主要是对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的大小、 表达的思想与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价;
“析”主要是对新闻作品的社会成因与表现手法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新闻作品的社会背景、现实意义等,并对其表现形式、写作特点等进行分析。
新闻评析是对具体的新闻作品以及新闻现象进行评价与分析,揭示作品中所体现的新闻传播活动规律。
通过评析新闻作品,一方面可以引导受众鉴赏作品、了解新闻写作的好与坏;
另一方面让新闻从业人员总结新闻采写的经验、教训,检验写作得失,提高新闻采写水平。写作新闻作品评析,除了要掌握基本方法外,主要是在具体的评析过程中如何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这是对新闻评析一个简单的介绍,看完之后,相信大家对于新闻评析对考察目的和基本情况有了一个简单对了解。

浙传考过的新闻评析
新闻评析浙传MJC是从2016年开始考察的新题型,分值稳定在30分,2016~2020年为每年必考题型,2021年因出现研究设计而未考察这个题型,但今年继续考察这个题型的概率比较高,需要牢牢掌握。

历年考察题目如下:
2016年
评析材料:
“搭积木”法架桥相关消息
可能回忆版真题存在偏差 所以材料来源未知


2017年
评析材料:
《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
材料来源:四川日报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16年)


2018年
评析材料:
家风好信用高 可获得免担保贷款相关新闻(广播消息)
来源未知 新闻为浙江本地新闻

2019年
评析材料:
《收养脑瘫儿14年 环卫工夫妇感动众人》
材料来源:三秦都市报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18年)


2020年
评析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村一大“怪”:新房只见楼梯不见楼》
材料来源:四川日报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18年)

接下来我们主要给大家讲一下新闻评析应该如何去评析,需要从哪些角度去写~
新闻评析该如何评析
新闻评析的难度相较于评论来说会简单很多。
掌握了基本的套路,新闻评析还是可以信手拈来了,虽然在专业度上可能会稍显幼稚,但是对于应试来说,基本是够用的了。
这里我们不提供模版,只提供思路。新闻评析没有一个固定的写法,只要格式和思路不走偏,基本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
首先,新闻评析要有标题。和其它实务题型一样,我们的新闻评析类题型也是需要一个标题的,标题也没有统一的写法,这里提供两种写法给大家参考。
第一种是常规写法。即《新闻原标题》评析OR浅析《新闻原标题》。即在给出的新闻材料的标题前后加入评析、浅析等字样。
第二种是进阶写法。即标题为一句话对新闻材料的特色进行综合评价作为主标题,再使用我们的常规写法作为副标题。例如:

让农民读得懂的“三农”报道
——《“一号文件”:一个村庄的“金矿”》 评析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标题的具体写法。
然后,就是正文如何去评析了。正文我们一般使用总-分-总的写法来写。下面给大家详细说说~

  总  
这个“总”是开头,开头的写法比较常规,需要对原新闻材料进行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可以涉及题材、主要内容概述、新闻亮点等内容。
下面给出几个参考,第一条是专业的评析,第二条是学生练习的作业,大家可以参考~

专业评析开头
2013年4月1日,《广西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一号文件”:一个村庄的“金矿”——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十年发展印记》,以一个村庄十年的发展变化,折射自2004年以来十年中,连续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产生的巨大影响。该文在选题上精心策划,采访上深入扎实,谋篇上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写作上文风清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可谓是一篇农民读得懂的“三农”报道。

学生评析开头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民办高校虚假招生广告再现的消息,该消息采用一种说明性的表达方法,通过列举民办高校在招生宣传中存在的种种虚假现象,直接明了的将新闻主旨传达给读者,让读者特别是即将填报志愿的应届生提高警惕。

  分  
这部分是正文的核心部分,即需要展开来对给出的新闻材料进行评析。
评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评析(简单版本,适合小白,与专业评析有一定差距):

1.新闻价值分析
新闻价值大家学过新闻学都不陌生,就是重要性、接近性、时新性等内容。在进行评析时可以根据这些去拆分原材料等新闻价值进行阐释。

2.报道角度分析
所谓报道角度即新闻等报道视角,记者在进行报道时采取的侧重点是如何的,是以小见大啊,还是宏观叙事啊等等。

3.新闻结构分析
即从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不同等结构视角对新闻对行为逻辑进行分析,分析各部分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特色。

4.表达方式分析
表达方式很多,这个需要大家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得心应手的进行评析。
比如新闻有没有使用倒叙、插叙啥的;有没有部分是使用来技巧的,比如人物报道中的人物描写具备什么特点;在行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如对比、拟人、白描、悬念等等。
这些特殊表达方式的使用有什么好处,是增加来趣味性,还是其它的,都是我们可以评析的。

5.新闻语言分析
语言的分析和表达手法有些相似,需要大家有一定的语文功底,语言是朴实无华、还是简单精炼;是通俗易懂,还是生动形象。都可以去分析。

6.现实意义分析
我们还可以对一片新闻对现实意义进行评析,即这篇新闻具有对现实价值,比如一个写脱贫对新闻,那么他的价值就是树立了典型等等;介绍一个新闻人物,那么他有啥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等等都是可以分析的。
在具体分析时,可以分点进行,选择上面的三到四个角度去深入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新闻题材去进行变通。
比如广播电视新闻稿需要要着重分析他的叙事角度,语言的使用等;人物报道需要着重分析他等语言和表达方式等;普通消息则要着重分析他的新闻价值和结构。
当然,我们在进行消息评析时也不是需要一味的去吹彩虹屁,新闻存在的一些缺点,我们也可以直接点出。但是还要保证夸赞为主的原则,毕竟考试给出的材料还是以正向为主的。
一句话,灵活应变~

  总  
在评析的最后,需要我们做出一个总结,可以对新闻对价值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进行阐释,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新闻做一个总结。
如果可以升华一下主题就更好了,放个案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专业评析结尾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是当下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一号文件”:一个村庄的“金矿”》这种反映重大主题、重大成就的非动态性报道,形式创新,故事精彩,文风朴实,确实加分不少。在媒体大融合的今天,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学生练习结尾
新闻的力量始终来自于所报道的事实,独有的事实,带来独特的传播效果。该篇消息发表后,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使广大读者对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了国家教育事业对于此类现象的整顿。

以上就是对新闻评析这一实务题材的分享啦,具体怎么写,还需要大家实操哈。

在实操时推荐大家选择【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评析,因为从浙传考研的真题来看,原材料来源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占比还是挺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1 00:16 , Processed in 0.0768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