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生活在一座小城市的感受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2-9 2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出生在一座小县城,在这里生活平淡安逸。小时候父母去周边稍微大点城市出差会带我一起,带我去游乐园,去动物园,去吃肯德基,去逛街买玩具,在我初中高中这段时间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手机走进千家万户。从这里我开始了解到更多这座小城市不曾拥有的东西,我开始期待高中毕业,期待之后大学生活,我想离开这座城市去寻找我未得到过的一种生活。
       当我高中毕业,我选择了一所位于远方学校,那里离我家很远很远。在步入学校的第一天学姐说问我怎么会选择离家这么远的学校,也说之后会后悔的。当时的我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可以独立的生活,会想家想爸爸妈妈,但同时也很坚定的认为自己不会后悔。
       在刚入学一两个月,面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同学间的不熟悉,伤感的情绪随之而来。我开始想念高中的朋友,想念在家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不适应终究会转为习惯,不熟悉也会慢慢的变为熟悉,我开始享受大学生活。可是在那年寒假疫情袭来,我开始在家上网课,开始面对封校,封校的那两个月虽然走不出校门,但和室友和朋友一起点外卖一起过生日的日子也十分快乐。
       大二我们告别了寝室的学姐迎来了新的室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大家关系越来越好,和同班几位同学也越来越熟络。几个人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野餐,用无数张照片记录下我们的生活。在五一、十一小长假我们一起去旅游,为了省钱坐硬卧,几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这些日子我过的很快乐,我很庆幸我遇到了可以一起度过这漫长假期的伙伴,庆幸我不需要因为离家远不方便回家而一人呆在寝室难过。但是我也羡慕那些可以花几十块一百块回家的同学,我开始想念那座小城市,当我的朋友因为学校离家近可以周末回家的时候,我开始回忆是什么让我选择了这么远的学校,如果不是这样或许我也可以在周末回家回到父母身边。
       当我大三我开始思考,考研是不是要选择一所在家附近的学校,这样我可以不用考虑昂贵的机票任性的选择回家度过一个周末。我开始觉得生活在小城市也很好可以享受这平淡安逸,可以通过旅游感受在大城市的生活。但是当大三下学期开学,也就是几周前我第一次直面疫情,这座小城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一切。因为疫情我被困在家里,一个人在家,而父母因为工作和封城的原因无法返回。我一个人在家面对这疫情,很幸运我还有叔叔婶婶的关心陪伴,也不需要为吃饭而担忧。但是我还是期待着爸妈能够回家,当看到封城的文件上写着禁止所有人员外出,非必要不进入。我开始期待七天之后黄码转绿码,开始期待爸妈能够回到家里,最终我抱着这样期待得到了社区没有相关政策的回复。十几天后发布了统计外地滞留人员信息的通知,希望被放大,我们开始留意相关文件,开始咨询防疫办,开始向社区申请,开始等待。在局部解封后希望越来越大,社区工作人员告知即将去上报,回来前需要做个核酸的时候,我内心肯定的认为妈妈马上就可以回来了。可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短短几个小时后,被告知需要“14+7”集中隔离后我的希望变成了愤怒,我不理解为什么从低风险区返回需要集中隔离。我又咨询了防疫办,可是得到的答复甚至让人觉得可笑。防疫办表示没有针对返回人员的政策,当我问到为什么可以申请离开但是不能返回时,竟然得到“有申请离开的政策但是社区推脱办理不了出不去”,让我们继续等待,我开始对这里失望。当第二天早上我看到通知里有针对返回人员要求而我们得不到社区答复时失望越来越大。直到昨晚我看到了解封通告,返回人员按原政策执行,离开人员符合管控要求可自行离开。希望又回来了,可是到今天发现妈妈还是回不来而我还是无法离开回不去学校,又看到其他疫情发生地区的管控。失望变成了厌恶,我开始讨厌这里更加想要逃离。
       或许我也可以感谢这次的遭遇吧,毕竟它让我坚定了考研的想法,明确了我要努力学习,不再回来生活工作的想法。或许平淡和安逸是这小城市独有的,但是于我而言很难接受这平淡安逸生活下的种种不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2 05:06 , Processed in 0.0533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