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不同的学科思维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17 19: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次跟同学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聊起不同学院的同学如何看待对方的学科,以及生活中一些被潜移默化的思维。
后来想想这个话题十分有趣,记录一下,抛砖引玉,希望可以在留言里收到来自不同学科朋友的想法和故事~
比如我是金融工程专业,平时会接触到一些经济学,计算机,以及个人感兴趣的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回过头来看,我确实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受到这些学科的影响和改变:
首先以经济学为例,整体的思维框架分为微观决策和宏观均衡两层。在微观个体层面,每个经济人进行理性决策(一个目标函数,一些预算约束,几个控制变量,然后求解一个优化问题);在宏观均衡层面,市场总体的供给需求达到平衡。        
--->eg.反映在生活中,通常当我在面临一个现实决策时,我会潜意识的把现实情况与这个思维框架一一映射,什么是成本,什么是预期收益,什么是我面临的限制约束,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控制的东西是什么,有时候在我手足无措像无头苍蝇的时候,静下心来把这些东西写下来,确实能帮我平复情绪和理清思路。。。当出现一些宏观经济现象时,我也会下意识的试图通过本质的供求关系去进行归因和解释,尽管理解的比较浅显,但能帮助我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某些规则。
再比如计算机,虽然我是个技术菜鸡,但是我确实非常佩服这些技术大佬写代码的思维智慧。计算机里常用的术语,函数,一个可以实现某个功能的代码块,本质上是从不同的任务中提取共性,把重复性工作进行模块化分解和标准化,以达到代码复用的目的,但是既要有共性,也必须包容差异,怎么办,改变输入参数就行了。
---->eg.那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其实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比如老板经常让我做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统计,不同指标,不同年份,如果每次一个个去点Excel也太耗时了,后来我索性写一个模板函数的代码,每次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小改,直接运行导出就行,根本不用动手点点点(我太懒了),后来我也逐渐在思考工作中哪些是重复的事情,可以提取出来模块化后形成脑力资产,哪些是新的问题,如何把新变旧,好让自己早干完活,有时间去玩耍哈哈哈~
再比如社会学心理学,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情绪想法,以及他人的行为,分析成因。因为更能理解双方的立场,所以感到自己的情绪也越来越稳定和成熟,不去刻意讨好,也不再那么畏首畏尾,更坦诚的接纳当下自己的状态,也更自信了。
所以你觉得哪些有趣的学科思维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呢?期待你们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4 00:03 , Processed in 0.0701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