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智慧城市系列一:何为智慧城市

[复制链接]

2

主题

9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1-17 17: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引言

     最近因为一些原因又接触了智慧城市这个专题,上一次写这个系列已经过去了4年,相较于上次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遂决定再开一个专题,会花比较多的篇幅来解析这个系列,欢迎同行相互讨论。整个专题会以总述-分说的总体结构来进行介绍,本篇主要从大的框架上来阐述,从整体上建立一个印象。
二、智慧城市的概念

         目前对于智慧城市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普遍的认为智慧城市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管理和操作,简单来说将现实世界利用信息技术投射到虚拟世界中,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智能化运营,从而使城市更智慧。听起来简单,在实际建设中,困难程度、建设周期实际长的多。



智慧城市的抽象

三、智慧城市的发展
         2008 年11月,IBM在美国纽约发布的《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主题报告中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主旨在于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随及拉开了各国对于智慧城市的探索,目前做的比较成功的有新加波、欧洲和美国。2012年,我国开始了试点工作,共进行两批,先后共公布了193个试点,涉及省-市-县/区各种城市类型,目前已进入常态化推广阶段。鉴于“十四五”规划,又将智慧城市这个概念炒火了。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城市有杭州、广州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听了很多相似的概念,比如数字城市、数字孪生、城市仿真、智慧城市等等,这些概念背后的本质其实都在为了城市更加的“智慧”,可以实现智能化自洽。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也正在进行核心领域攻关,智慧城市的建设从1.0过渡到了2.0阶段。往后的智慧城市建设将着重体现集约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
四、智慧城市的内容

       从现实的抽象这个角度去理解,那么智慧城市映射到虚拟世界的完整链条为:端(感应设备)-网(网络传输)-云(云端基础资源整合)-数(数据治理)-决(决策、运行规则)-用(各种垂直应用)。


        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很明显的一城一策的特点,各个城市各不相同,但是仔细比对,还是能够发现一些规律,大体上都遵循1+1+N的趋势。1个基础设施,包含前端感应物联设备;1个网络,保证整个城市运行在同一片局域网之中;N个应用,各个垂直领域的各类应用,例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等。关于每个节点的内容我会单独用一章来阐述。这里我拿成都举例,根据最新的成都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未来整个智慧蓉城将建成一个数字基座,一个智慧蓉城运行中枢,三大重点智慧应用领域(公共管理智慧化、公共服务智慧化、公共安全智慧化)。



智慧蓉城总体架构

五、智慧城市的商业模式

       目前整个智慧城市建设都是以政企合作模式,政府为主体,运营商多为建设/运维单位主体。


六、智慧城市衍生的工作机会

数据治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阶段,未来一定是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信息也就是数据标准化之后的信息,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尤其是5G发展到一定阶段,无论是数据类型还是数据存储方式均不具备标准化和规范化,如何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取-洗-存-取-用这一条产业链中将诞生很多的工作机会,包括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计算(边缘端)、数据分析(后台分析)、数据展示、数据共享、数据交易(未来)等等。不限于智慧城市这个行业,各个行业都有此需求,感兴趣的可以在这个里面深耕。
垂直应用

      垂直应用是指建立在基础底座的基础上,各类行业特性结合出来的“智慧+”业务,比如数字政府、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校园等等,这一类需要了解各个行业特点和基础架构,相对来说只能集中精力在一个领域生根,这个各个城市行业发展各不相同,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例如成都这边的数字政府,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
智慧城市安全

      智慧城市整体是建设在整个计算机世界中,无数的基础设施和数据托起整个视觉世界,当一切智能化之后,安全的地位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面细分下来又各有不同,比如云安全、网络安全、设备安全、应用安全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领域。个人比较看好云安全、设备安全这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2 05:14 , Processed in 0.0530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