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国外“15分钟城市”背后的秘密

[复制链接]

2

主题

7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3-1-15 18: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
从“邻里单位”到“新城市主义”,规划师始终致力于通过范围划定、用地功能布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调整来塑造更有活力的社区、减少过境交通的不利影响。“后疫情”时代与“低碳”理念的时空重叠引发了国内外规划师对以社区为主体的“生活圈”的重新思考。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已经成为了国内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以“生活圈”特别是“15分钟生活圈”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2018)》研究,对于从规划角度提高社区宜居性、降低城市碳排放是十分重要的。“15分钟城市”的概念从以往的社区规划理念上发展而来,在此基础上综合了对环境和社会的关注,希望能创造涵盖了生活、工作、娱乐的绿色社区图景。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心
CONTENTS/接下来将看到
“15分钟城市”:解决环境问题的城市出行愿景?
01/什么是15分钟城市?
02/理念
03/案例
04/近在咫尺
05/数字化
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大多数现代城市都将空间塑造成足以支持快速交通流的样子,特别是可以满足私家车的需要。能带你快速往返于两点之间的道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公共空间,但可惜的是,人们反而要在交通堵塞中空耗大量时间。在思想观念发生剧变的今天,城市在环保领域的重要角色毋庸置疑,因为有70%的污染物排放都在城市地区产生。面对城市增长的未来,一些专家认为,新的城市规划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改善环境。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甚至早在疫情出现之前,哥本哈根、巴黎等城市就已经开始宣传新的城市模式,比如无车城市、超级街区、紧凑城市和“15分钟城市”。所有这些模式似乎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优先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让城市和居民更健康。
紧凑城市
紧凑城市的一大特征就是高居住密度、短出行距离和强功能复合。通过提供更健康的出行选择、丰富土地使用功能、缩短出行距离,城市变得更加紧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得以提升。
无车城市
在无车城市中,政府的目标是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鼓励居民慢行出行或搭乘便捷的公共交通。汉堡市计划到2034年,通过治理空气污染、倡导室外运动来建成无车城市。
超级街区
超级街区类似于一个内部交通量很低的街区,一些街区甚至会禁止机动车通行,为慢行、居民和绿地留出更多空间。巴塞罗那政府计划建设500个以上的超级街区,这些街区预计每年可减少约700例过早死亡。



图片来源:“Cities of the Future”网站文章“Superblocks, Barcelona Answer to Car-Centric City”,原作者Pablo Valerio,本文译者翻译)

01/什么是15分钟城市?

15分钟城市需要尽可能减少住所、公园、办公场所、餐馆、学校之间的交通距离。所有重要的生活服务设施都要在15分钟步行或骑行距离内可达。不论是在市中心还是其他街区,每个街区都要发挥六大社会功能:居住、就业、生活供应、康养、学习培训和休闲娱乐。重要设施包括:

展览介绍
办公场所
商店
医疗卫生设施
学校
文化设施
运动休闲设施
公园



图片来源:“共享巴黎(Paris en Commun)”组织的“15分钟城市”概念图。
(图片取自原文,本文译者翻译)

02/理念

“15分钟城市”的推动者是索邦商学院学者、城市规划专家卡洛斯-莫雷诺(Carlos Moreno)。他希望达成两个目标: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在莫雷诺设想的15分钟城市中,居民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少,与人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会更多。同时,因为私家车几乎不需要参与其中,产生的排放也将变得更少。卡洛斯-莫雷诺提出,为了实现这样的生活图景,一个“15分钟城市”需要遵循四个主要原则:密集性、邻近性、多样性、普及性。这几个性质需要在街区发挥上述六大功能时予以体现。
█密集性
在传统的规划方式中,“密集”意味着高密度的建筑,但在“15分钟”城市中,这个概念反映的是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合适的人口密度有助于有效规划城市可利用空间,保证生活必需设施步行、骑行或公交可达。
█多样性
多样性维度涵盖两方面:(1)对功能复合街区的需要,这样的街区能提供居住、商业、娱乐等要素健康混合的环境;(2)文化和人群的多样性。
█邻近性
不同要素的邻近有助于城市通勤时间的缩短,同时也能降低通勤导致的环境和经济影响。此外,在确定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社会指标时,邻近性也是一个参考。
█普及性
“15分钟城市”的街区需要覆盖到所有居民,并且生活成本要在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内。
莫雷诺还提出了“15分钟城市”的三个特点:城市的节奏要适合居民、而非汽车;每一寸可利用的空间都要复合使用;人们不需要一直“在路上”,而是让街区满足生活、工作和日常需求。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并不是想把城市变成小村庄。城市生活充满活力和创造性,城市是经济腾飞和创新的所在,但我们需要让城市生活更宜人。”

03/案例

我们不需要将一座城市一次性变成“15分钟城市”。从定义上看,这个概念适于在街区或者片区尺度落实,因此,对城市的逐步更新反而可行。在已有的建设规划或者城市更新规划中,我们可以落实“15分钟”城市背后的理念。目前正在落实这些理念的城市包括巴黎、巴塞罗那、墨尔本、渥太华、纽约和哥本哈根。
█巴黎
卡洛斯-莫雷诺表示,巴黎有66%的公共空间是车行道,但私家车只承载了17%的人口的出行需求。2014年,安妮-伊达尔戈(Anne Hidalgo)就任巴黎市长,时至今日,她的目标依然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2020年二月,她在塞纳河沿岸部分地带设置了机动车禁行区,并宣布要将拥有2200万居民的巴黎市变为一座“15分钟城市”,同时还为这一项目指派了一名专员。
█巴塞罗那
在巴塞罗那,60%的公共空间被汽车占据,但私家车只满足了四分之一的出行需求。据副市长叶妮特-桑兹(Janet Sanz)所说,最近一项政府调查显示,90%的居民支持将公共空间改造为更适合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尺度。因此,巴塞罗那的目标是将空间分配给更健康的使用方式。从各种意义上说,这座城市都是一座成功践行了“超级街区”理念的“15分钟城市”。



照片表达了一条街道如何成为满足社交距离的户外教学场所。
图片来源:美国全国城市交通官员协会(NACTO)/彭博协会(Bloomberg Associates)
纽约
前纽约交通局长珍妮特-桑迪-汗(Janette Sadik-Kahn)表示,纽约未来的任务是“抢街”,将道路变成户外课堂、民调中心和其他室外活动的场所,道路应该像城市本身一样能适应各种场景。“当我还在迈克-彭博市长领导下的纽约交通局工作时,我们认为这9656公里长的街道是这座城市的重要资产,除了行车和停车,它们可以发挥更多作用。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我们建设了644公里长的自行车道、7条快速公交线路,在全市范围里启动了70个广场建设项目,从道路手里抢回了73公顷的空间。”
渥太华
2019年,渥太华启动了为期25年的城市发展行动方案,意图创建15分钟街区。渥太华借鉴了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和波特兰等城市的经验,目标是将居民步行、骑行、公交、拼车出行的比例提高到大大超出50%的水平。目前,渥太华居民40%至50%的日常出行由私家车以外的交通方式承担。
哥本哈根
1962年,哥本哈根将城市的主要商业街变为了步行街。城市中的诺德海文区(Nordhavn)目前也被规划为一个5分钟生活的城市片区,并在今后50年里发展成能容纳4万人居住和工作的城市区域。在该片区里,居民可以从任意一点在5分钟内步行到达商店、服务机构、办公场所、文化设施和公共交通站点。架空轨道列车和骑行网络也将服务于该区域,成为城市的绿色动脉。架空轨道同时也为骑行快速路提供遮蔽,为骑行者遮阴挡雨。
█墨尔本
2018年,墨尔本发布了20分钟街区建设的试点计划。20分钟街区的目标是让居民能在街区内部完成日常活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墨尔本之所以选择20分钟步行的距离作为参考尺度,是因为研究表明这是居民为了满足日常需求所能接受的最长步行时间。这个距离代表了从家出发到800米外的目的地后再返回的路程。2018年,墨尔本在城市三个片区开展了多个试点项目,并发布了试点报告和后续建议。



图片取自原文,本文译者翻译

04/近在咫尺

减少出行需求——这样的城市规划新理念能改变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目标。现在的我们对这种要求并不陌生,毕竟在封锁和隔离期间,“居家”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卡洛斯-莫雷诺说:“在许多城市,新冠疫情加速了‘15分钟城市’的建设进度,这是因为人们再次觉察了邻近性的重要、非机动交通出行增加、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增强。”即使行动范围只能被局限在离家1公里的距离内,这样的生活也不一定会乏味,因为我们能有更多邻里交往的机会、能在社区商店购物。我们的社会关系也在这个过程里得到丰富。

许多城市都在鼓励步行和骑行,甚至还新建了许多自行车道。目前,欧洲一些城市的自行车使用率提高了30%,纽约提高了67%、北京提高了150%。C40城市已经将建设15分钟城市列入共同议程中国,目标是让城市从疫情危机中复苏,同时改善生态。
通过研究全球不同城市在新冠疫情高速传播期间面临的挑战、以及后续为控制传染所制定的防疫措施和规程,“15分钟城市”的“密集性、邻近性、普及性、多样性”四个原则也被修改为了“密集性、邻近性、多样性、数字化”。

05/数字化

这个新增原则与完善后的“15分钟城市”理念密切相关。数字化让居家办公和网络交流成为现实,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数字化解决方案是其他三个原则得以落实的保障,数字工具则提供了不同形
式的产品,比如共享单车、在线支付、区块链技术、排放测算技术和交通流监控技术。



“居民还可以通过全新的出行方式往返于住所和周边地点,而也许那就是让‘15分钟城市’真正实现的契机。”
原法国国有运输集团(Transdev)的奥莱丽亚-科特表示:“展望未来,一个现实问题是,居家办公真的可以永久化吗?如果可以,我们每周要工作几天?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将对交通网络产生巨大影响:道路不会再这么拥挤,人们需要的不再是交通月卡或者年卡,而是两日或者三日优惠。居民还可以通过全新的出行方式往返于住所和周边地点,而也许那就是让15分钟城市真正实现的契机。一些家庭也可能搬离城市中心,借线上办公的机会搬到更绿色、更宽敞的地方。“出行即服务”(MaaS)的理念也将帮助公共交通弥补“最后一公里”的缺憾,解决偏远郊区最关心的问题,MaaS还将解决公交缺乏的乡村地区的出行问题。”
文章来源:
公园城市理想实验室

————END————
未来可期,一起加油!
点 击 关 注

每天一篇有启发的文章



一个长期学习的成长家园




——-摆脱寂寞学习 拒绝曲线成长-——
#国内最务实的专注风景园林设计全周期成长的培训组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2 05:34 , Processed in 0.0698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