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20|回复: 0

newstory | 在谈论新闻理想前,你应该先听听他的故事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1-1 18: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带你上岸的 传播匠新传考研

我们当新闻记者的人,有将各种关乎国民的政治问题,及早详细公正为读者报导的责任。只要我们的目的纯正,态度公平,我想当不难得各方之谅解。万一有什么不幸的话,也是做记者的职务上所应当。——范长江《西北近影》



撰文 | 醒醒
审稿 | 粥哥
排版 | 醒醒
图源 | 网络

范长江是中国著名记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进行西北采访活动,为该报写的通讯后汇编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他的文章笔触生动而又感情,刊出后受到广泛欢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青记”“国新社”、香港《华商报》等。曾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延安《解放日报》副总编、新华社“四大队”队长,成为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建国后,曾任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
家国情怀伴随非凡人生
范长江,原名希天,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农村,是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

  • 1933年下半年起,范长江正式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大公报》社总经理胡政之还亲自出马,请范长江专为《大公报》撰稿。
  • 1935年范长江以《大公报》社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了西北之行,通讯作品结集成《中国的西北角》。
  •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范长江毅然决定涉险去西安、延安等地进行采访,1937年2月15日,《大公报》刊登了范长江题为《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使人们了解到了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
  • 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和二十余青年记者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国记协的前身),因上海沦陷停止活动。1938年3月30日,在武汉正式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 1938年10月20日,在长沙正式建立了“国际新闻社”。1939年5月,范长江在重庆经周恩来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新中国成立后,范长江先后任解放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等职,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范长江的死因至今成谜。面对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67年范长江被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关押起来,1970年10月22日晚,对范长江的批斗会一直持续到深夜。23日早上7时多,有人在菜园边的水井里发现了范长江的遗体。至于死因,或是投井自尽,或是失足坠落,或是其他,无人能说清。

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为纪念范长江同志,每年的11月8日(范长江创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日期)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活动
1935年5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社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了西北之行,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写出了《动荡之西北大局》《沉静了的绥边》《陕甘形势判断》等通讯,发表在《大公报》上,后结集成《中国的西北角》。

  • 范长江的西北通讯向全国的读者打开了一扇探视西北地区的窗子,勾勒大好河山下的民生多艰,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侵略帝国主义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 虽然范长江没有进入到红军中去,但他走进了他们,得知了红军的大量消息。他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笔触生动而有感情,刊出后受到广泛欢迎,长江名噪一时。
  • 他的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和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青记”,即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由范长江、夏衍等24人于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发起成立,1938年在汉口正式成立。

  • 范长江倾情倾力投入“青记”的人才培养活动,一是出版新闻学书籍杂志,如《新闻记者》《青年记者》《战地报人》等较有影响力的刊物;二是主持开办新闻学院、新闻学术讲座等,进行广泛的战时新闻教育;三是举办“记者宿舍”,帮助外埠或战地来的记者,解决食宿、学习等问题。
“国新社”,即中国新闻社,1938年10月20日由范长江、胡愈之等人在长沙创办。

  • 这实际是党在国统区直接领导的合法的新闻战斗堡垒,采用生产合作社方式建社,运用民主集中制管理,开新闻界集体主义之新风。其后发展为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广泛发稿的通讯社。
  • 范长江牵头创办“国新社”内部刊物《采访与写作》,发表自己的新闻工作经验,指导青年记者成长。
  • 以青记成员为核心的国际新闻社,打破了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垄断,向国内外输送了许多优秀稿件,报道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1949年1月31日,时任新华总社总编辑的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兵",跟随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入北平,奉命接管国民党在北平的各新闻单位,组建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张党报--《人民日报·北平版》,范长江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社长。


1951年,毛泽东与范长江交谈

践行“四力”,诠释新闻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队伍。好的新闻作品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范长江也正是身体力行坚守“四力”,让具有生命力的作品经久流传。
用脚力丈量土地,俯身挖掘新闻

  • 范长江1935年起便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考察采访。第一段从成都到兰州,沿途要翻雪山,穿越原始森林渡江过河,能借助舟车者十不及二三,余下只能骑马和步行。之后历经西安、祁连山、兰州等地,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
  • “用脚板跑新闻”的职业精神一直被范长江延续到青年记者的教育中。1950年1月,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社长。这时报社闹稿荒,当时正好放映前苏联影片《大转变》,是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长江抓住这个时机,提出报社工作也要来个大转变,把能派出去的人都派出采访,抓稿子。
  • 他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决胜于社门之外"。不少人对这个决策半信半疑,但长江坚持不动摇。几个月后,稿子源源而来,报社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用眼力预判局势,观察民生真相

  • 在日本军国主义觊觎中国,全民抗战难以避免的时刻,范长江从一个记者的政治敏感意识到:中日一旦开战,沿海一带必不可久守,抗战的大后方肯定在西北、西南一带,因此,对这些地方进行考察和研究很有必要。并在西北行沿途中,通过实地观察真实地记录百姓生活的惨状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用脑力看清本质,坚守革命阵地

  • 范长江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从西北地区民不聊生的现状中延伸到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 在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说“本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到西安去,一探中国政治之究竟。”在采访到周恩来后,范长江对西安事变的真相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有了深刻的了解,厘清了真相。
用笔力书写作品,传递正确思想

  • 范长江的通讯作品文笔流畅,可读性高。生动地记录所见所闻,勾勒事情真相,更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用文字有力揭露了敌人罪行,鼓舞了中国人民。
长江精神生生不息

范长江对新闻工作基本规律的不仅对当时的新闻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至今仍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路明灯。
范长江指出新闻写作要尊重事实、保持客观,认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同时报纸要有阶级性、政治性和党性,要坚持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立场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办报方针。
范长江先生也一直关注新闻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优秀的素养和健全的人格,曾对国新社总编辑黄药眠说:“你要沉得住气,我们今天是稿子的发行,将来是人的发行。”


范长江纪念铜像

一代代青年记者深受范长江新闻思想和长江精神的影响,为促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真实客观,贴近老百姓是范长江精神的精髓。为了新闻的真实,你必须深入到当事人中,必须采访到当事各方,这就有可能找来各种压力,甚至是诱惑或恐吓。但作为记者,不能畏惧,一定要守住新闻灵魂,永远真实客观。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留住激情,在新闻传播中,去产生社会效应,由此而影响一群人,一个团体,一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

——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
辽宁报刊传媒集团高级记者
特别记者调查部主任
经济特刊中心总监
栾俊学

  • 追求真理与勇敢实践,是我们最应该继承的范长江先生的高贵品质。最具体的要求和做法,就是迈开双腿远行,在行走中观察、思考、阅读、发现、选择、传播。在路上,你才是记者;你才懂得谦逊谨慎,你才会获得真知灼见,你才会知道祖国必须强大与繁荣。

——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
哈尔滨电视台高级记者
纪录片部主任
郑鸣
结语
范长江曾为鲁迅作诗:“手二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坚持真理勇战斗,先生火炬照四方。”这也是范长江传奇一生的真实写照,坚持真理与新闻理想,指引一代代新闻人追寻事实的光亮。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范长江
https://baike.so.com/doc/5293830-5528433.html
[2] 朱特.范长江:第一个报道工农红军的中国记者[J].中华魂,2019(11):49-53.
[3]于友.解读范长江:记者要坚持真理说真话[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1 05:39 , Processed in 0.0506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