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摄影中韵味十足的中式美学,氛围感拉满,美的直戳人心 ...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29 09: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是一种直觉,一种顿悟,是无法用文字去细细描摹的事物。

在中国摄影的眼中,似乎看山不再是山,看海也不是海,大千世界的一切,调整角度,用快门的瞬间,来记录下眼中不一样的一切。




中式美学,澄净的画面,和谐的色调,诗意的风景。

每一物每一景都饱含着泱泱大国千年历史的厚重底蕴,古典唯美的东方气息扑面而来,带给人们极致的视觉享受。





烟雨濛濛

雨水会在空气里划出一道潮湿的门槛,仿佛能听见生长的声音。





当烟雨迷蒙时,司空见惯的山川、河流、建筑都与平日不同,浸透在水汽中的景物,有着迷离湿润的美。远景为山,雨中的山间一般都会有云雾,中景可以是河流或建筑,再加之冷色调、低饱和度,营造出中式青绿山水的画意。








远山、近村、云雾、烟雨、檐下雨滴、水中涟漪,甚至水珠溅起、雨后倒影都在一张照片上体现出来。

东方之美的气韵从每一照片缓缓流出,挥手间朦胧山峦烟雨。




植物既可体现季节特征,又能营造气氛与意境。冰冷而没有生命的雨,落在那些初绽的花、将落的叶上,反而有一种伤感之美。


青山翠谷




儒学讲究以高山喻德仁,山体现着神性和人性的合一,胸有丘壑,无论在山中山外,都能发现山的美。




迷人的曙暮之辉,如画春山,晨雾暮霭,身处山水画之中。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山之美,时间流逝与季节更替依然是永恒的话题。








与山对应的是木,满目苍翠的天然生机得到完美的融合,其间或有人点缀其 中,便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表现植物与山的关系有很多种,树林、植物局部、树叶、落叶,都是极好的题材。

如果说古代因无摄影这一技术,只得以文字来构建青山文化,并使诗成为美学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今天,相机也能成为我们手中的“纸”。




在这里要提一下中国的茶道,在摄影中经常与中式美学挂钩,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在平常的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




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拍摄与茶相关的照片,也需要结合生活环境。无论在自然山水中,或是市井茶肆中,一样可以烹茶品茗。拍摄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环境,山水有山水的仙气和灵气,市井有市井的烟火味。





虚与实

在摄影中,除全景视角外,大多会使用到中长焦和大光圈,浅景深势必会造成虚化效果,无论是虚化前景,还是虚化背景,都可以在相对局限的画面中,营造一种纵深感。





虚实结合,互相交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才是一种空灵境界。

在不同的光影下,被拍摄物体都会有不同的气质,早晚光线最柔和的时刻,逆 光拍摄,凸显出被拍摄物体的明媚之美。






阴雨天气,色温可以调整到偏冷,把物体与周围的雨珠、雨丝结合,衬托出一种寂静孤傲的氛围。

虚实结合, 营造一番飘渺之意,也可以巧妙利用周边物体的衬托,一样能拍出有意境的好照片。此时该怎样去构图,就看每个人的感觉,或者说看对美的理解了。




在拍摄的时候,动静交错,动中有静,变化无穷,才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SELECTED
图源|小版管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1 00:26 , Processed in 0.0543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