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树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进程的关系

[复制链接]

4

主题

6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2-11-30 12: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进程的关系

翻阅世界史,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文明(英语: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义,即人们和睦地生活于社会集团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古希腊文说的“文明”词义所指的既是城市。而古希腊文却并没有“文明”一词,现代希腊文中的文明一词是“∏ολιτισμός”。追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指两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最早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苏美尔人的帝国(史称乌尔第三王朝),从公元前2113到2006年,维持了一个世纪。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12个城市,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苏美尔文明”实际是“城市”“城邦文明”,也是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开化,并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也说明了人类文明的渊源——来自城市。
2.1.1 世界传统城市特征
众所周知,城市是地球表层一种具有高强度社会、经济、自然集聚效应和大尺度人口、资源、环境影响的微缩人工生态景观。城市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农耕时代,人类部落便开始定居;伴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据史料记载,农耕时代就出现了城市,但其作用除了政治中心城市之外的,仅仅是具有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功能,并不具有生产功能,或者只是个“消费中心”。
据考古资料发现,古代城市的规模很小,因为相对区域周围的乡村可提供的余粮不多。每个城市和它控制的乡村,构成一个小单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考古学者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例如13世纪的地中海岸,米兰、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其中威尼斯在繁盛时期,人口超过20万。自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了,由于农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史发展进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美、德与法国等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里了。这不仅是人们富足的标志,而且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出现,也与商业的变革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原始城市中的工业集聚,也是为了使商品交换变得更为容易(可就地加工、就地销售)而形成的。在城中直接进行产品加工销售相对于将乡村农牧作坊已加工好的商品拿到城市中来交换而言,则正是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商业变革,例如新加坡就是依赖港口工商业发展起来的一个城市国家。因此,现代城市实际上则指工业化城市,相对生态城市而言就是指传统城市,但区别于人类文化遗产名胜城市概念。
现代城市主要特征包括:具备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整体布局和城市交通(融汇地理地貌具有城市景观特点),而这几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都必然地会对城市的商业活动带来影响,促使其发生相应的变革。中国的现代城市发展史与西方国家相比较起步要晚得多,功能布局都有差别(见图2-1分析)。我国城市经济学却对城市作了“不同功能级”的分类,如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等,对城市功能级别分类的一个标准,就是人口的规模。
1.城市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市区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把城市分为四个等级:人口少于20万的为小城市,人口20万至50万的为中等城市,人口50万以上的为大城市,其中又把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大城市称为特大型城市。
2010年,《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中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之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0)指出,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原有的城市划分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为此,绿皮书依据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提出的全新划分标准为:
(1)超大城市: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2)特大城市:城市人口500至1000万;
(3)大城市:城市人口100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4)中等城市:城市人口50至100万;
(5)小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下,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2. 城市特征
如果按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城市分为集市型、功能型、综合性、城市群等类别,这些类别也是指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态。可是,任何城市都必须经过集市型阶段。世界城市的形成及城市类型归纳起来具有以下4个特征。
(1)集市型城市
集市型城市,属于周边农民或手工业者商品交换的集(散)聚地,商业主要由交易市场、商店和旅馆、饭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所构成。处于集市型发展阶段的城市在中国主要有集镇。
(2)功能型城市
功能型城市,通过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集中,开始发展其特有的工业产业,从而使城市具有特定的功能。不仅是商品的交换地,同时也是商品的生产基地。但城市因产业分工而形成的功能单调,对其他地区和城市经济商品交流的依赖程度增强,商业开始由封闭型的城内交易为主而转移为开放性的城际交易为主,批发贸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类型城市主要有工业重镇、旅游城市等。
(3)综合型城市
综合型城市,即一些地理位置优越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经济功能趋于综合型,例如上文所述的新加坡城则又是政治、经济、文化融合一体的综合型都市。综合型城市的金融、贸易、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得到全面发展,城市的人口聚集力提高,从而促使城市的经济“能”信息流大大增强,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大都市)。其商业由单纯的商品交易向综合服务发展,商业活动也扩展延伸为促进商品流通和满足交易需求的一切活动。这类城市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部分省会城市。
(4)城市群(或称都市圈)
城市群也被城市规划师称之都市圈,而这样的城市经济功能已不再处在一个“独立”的城市中体现出来了,而是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其他经济区域保持着密切联系的一系列中小城市共同组成的城市群来体现了。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波士华”城市带,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英国的“伦敦﹒利物浦”城市带等。我国上海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上也正在形成一个经济关系密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整体的经济功能已经日益突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松树

GMT+8, 2025-5-11 05:24 , Processed in 0.0584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